【返乡创业创新大赛十二强选手系列报道】张楠楠:搭载科技快车,重新定义万昌大米

2014年张楠楠主动放弃了省城的工作岗位,带着一股韧劲开始返乡创业。她协助父亲成立家庭农场,现已建成自动控温控水智能大棚30余栋,购置全自动育苗机、高速插秧机、联合收割机等先进机械50多台套。她大胆拓展销售渠道,线上、线下实现了销售的良性互动。她家注册的“昌盛”和“星星哨”大米品牌,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。农场的优质稻米生产加工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。
2015年,张楠楠搭上了互联网“快车”,她与舜治网络公司合作,在全部绿色水稻生产基地、育秧大棚和加工车间都安装了摄像头,让客户在手机客户端上观看生产加工的全过程。她还把施肥、用药等关键生产环节视频、截图,编辑到二维码上,扫码就可以追溯到整个生产过程。可视化技术的创新应用,使她家的大米销售量翻了一番,更提高了产品附加值。
2017年12月,张楠楠又与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合作,推广发展农业植保无人机事业,注册成立了吉林省昌盛农业服务公司,目前已经购买无人机8架,除了自家农场做植保用外,还能帮助别的农户防虫防病除草,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。
2018年在习总书记精准扶贫政策引领下,张楠楠向万昌镇政府申请包保贫困户3户,实施一对一帮扶,帮助贫困户解决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困难。2014年至今,农场带动农户累计500 余户,其中贫困人口22人,农场的工作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,同时,让贫困户有更多的获得感。让贫困户能够得到更多的实惠。
【参赛项目简介】
张楠楠于2014年返乡创业成立的张全家庭农场,截至2018年,流转土地面积4200亩,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500余人,带动350户农民参加土地流转。农场每年水稻加工能力达到3万吨,年产值800万元。注册的“昌盛”和“星星哨”大米品牌,有着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。农场的优质稻米生产加工能力在全省领先。